爱尔兰初级学院全球文凭含金量最高的30所大学美国12席中国4席
20世纪70年代,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其著作《文凭社会: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》中提出了“文凭膨胀”的概念。
文凭膨胀意味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,工作对教育水平的需求也在上升。
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,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。学历的快速贬值,迫使更多的人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,更加注重一个学校文凭的“含金量”。
毕竟本科、硕士遍地跑,但进入名校的还是少数人,手持一张含金量较高的文凭,就等于迈入理想职场了一只脚,跨过高门槛才会有大发展。那么,世界上哪些学校的毕业生最抢手,最受用人单位喜欢呢?
QS公布了大学毕业生“受欢迎程度”的全球排名,被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是评判学校文凭“含金量”的重要参考。
在这份重磅榜单上,麻省理工学院(MIT)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,斯坦福、剑桥等名校也纷纷上榜。
而除了这些海外名校,中国的清华、北大、复旦和香港大学也名列30强。 美国独占13所高校毫无疑问,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领先的。如今,以常春藤为首的八大名校(哈佛、普林斯顿、耶鲁、宾夕法尼亚、哥伦比亚、康奈尔、布朗大学、达特茅斯)的教育质量是全世界公认的。
再加上麻省理工和斯坦福这两所世界一流大学,以及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、密歇根大学为代表的“公立常春藤”,基本代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水平。
英澳加平分秋色英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的教育环境、文化、丰富的教学资源差别不大。
英国名校主要以G5为代表,牛津和剑桥自然不必多说,帝国理工学院、伦敦经济学院以及伦敦大学学院都是响当当的世界级名校。澳洲还有八所代表性名校,其中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是掌门人;加拿大有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入围。
在英、澳、加三国中,英国目前最受欢迎。一方面,英国名校数量仅次于美国;另一方面,英国学历在中国的认可度比较高。
中国上榜的高校增加从这份榜单中我们不难看出,中国有四所大学跻身前30名,分别是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。
而对此,发布排行榜的英国QS集团指出,这体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。近年来,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,尤其是高等教育。
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以及高等素质人才的培养都提升了新高度,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。例如,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%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,高校获奖数量占国家自然科学“三大奖”的2/3以上。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,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在蓬勃发展。
尽管如此,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。
根据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》显示,纵使近年来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颇丰,但仍然存在许多教育短板。比如,创新人才培养不够,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“软肋”;还存在高水平师资和创新团队不足、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等问题。
报告详细解释:“高等教育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,但与支撑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。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任重道远。
”看来我们国家的实力与日俱增,教育水平也在不断上升,但是和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相比还是有差距的。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总之未来可期。 QS榜单可信度有多高?这个就业能力排名与QS世界大学排名不同。前者反映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学习成绩,以及大学在就业市场上的受青睐程度。
换句话说,这份榜单的数据是基于对4.2万名雇主的评估而编制的。
采访这些用人单位,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:你在哪里招到了能力最强、创新能力最强、效率最高的毕业生?
除了应届毕业生,校友的职业发展和成就也是衡量指标之一。
比如,世界各行各业的精英毕业于哪些大学,雇主和大学的合作程度多深,等等。QS研究部主管本索特(Ben Sowter)解释说,大学学费不断上涨,就业市场竞争激烈。因此,在选择就读哪所大学时,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和职业发展前景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。
总的来说,这个榜单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。所列学校基本代表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教育水平,文凭含金量十足。相信在这些名校读书也是大多数人的梦想。